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简报

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隐形冠军”32家

发布日期:2024-12-27   来源:黄骅市融媒体中心 黄骅报

近年来,河北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拓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批高精尖项目纷纷落地。截至目前,已培育化工和医药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3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
走进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管廊随处可见。通过这些工业管廊,一家公司的产品或废料,可成为下一家公司的生产原料,实现企业间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环环相扣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化工高端化、精细化发展。沧州临港金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生产烧碱的化工企业。以往,公司生产中产生的氢气只能当作废气排放。如今,这些氢气通过工业管廊回收,成为下游企业河北科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原料,用于生产橡胶防老剂产品。仅此一项,沧州临港金诚化工每年收益近5000万元。而河北科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则不再用运输罐车去外地采购氢气,一年节省成本4000多万元。
协同发展,助力开发区发展驶入快车道。在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药企生产车间正在开足马力生产,运送药品的货车往来穿梭。经过近10年建设,产业园现有北京企业36家、天津企业9家、河北企业12家,已投产原料药产品100余个,产品涵盖心脑血管、抗肿瘤、抗感染等用药领域,初步形成“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产业链条。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开发区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出科技赋能,全力构建“科研+小试+中试+生产”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目前,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已入驻18个科研团队,7项科研成果在区内及周边落地转化;多用途气凝胶、锂离子超级电容电解液等项目正在开发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开展中试熟化工作。

黄骅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张孟臻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中共黄骅市委信息中心 电话: 0317-5331210 中共黄骅市委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1309830011 备案号:冀ICP备15000222号-1 沧公备 13098302131070 推荐使用1440*768以上分辨率)